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合肥公车改革

    今年7月,安徽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出炉,全省将在年底前完成改革任务。随着公车改革的推进,记者发现,合肥市的汽车租赁行业火了起来,不少租赁公司的业务量上涨数成。公务租车热,让谁尝到了甜头?昨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租车业务量上涨三成

    “上个月比较忙,仅某市直单位在我这就租了10天车。”7月14日下午,合肥一斌汽车租赁公司的负责人周文明对记者说。

    据了解,2008年,神州租车“走”进合肥,一年之内开了火车站和骆岗机场两个门店;2009年,更多租车企业逐鹿合肥,一时间形成遍地开花之势。不过,周文明告诉记者,尽管当时发展态势看起来不错,但汽车租赁行业并不景气,一般要等到重大节假日,市场才能稍微红火了一点。就拿春节来说,因为租车回家过年的人多,租金往往会上涨几倍。平日里,汽车租赁却没有那么风光。“汽车租赁的成本并不低,通常两年之内没出任何交通事故,租金才刚刚能够回本。而且,初期还要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

    周文明说,生产企业的“班车”,一直是公司业务的核心。直到去年下半年,市场悄然发生变化,公务租车业务量水涨船高。“去年之前,公务租车的比重不到10%,今年一下子上涨了30%还多。”周文明介绍说,如今已有十多家机关单位找到他,某些用车多的机关单位,有时候一个月就能租十多天。

    2013年,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发布了一份《安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现状及对策分析》,结果显示,安徽59%的汽车租赁公司经营状况一般,仅够维持业务开展所需;收入状况不错、有一定利润的公司仅占23.1%;收入状况较差、难以为继的公司占17.9%。如今再看汽车租赁行业,周文明说,形势一片大好。

    2

    用车成本降了多少?

    公务租车,不只是让租赁公司尝到甜头,机关单位同样是受益者。那么,租赁车辆,机关单位的用车成本究竟能降多少?日前,在合肥某市直部门的活动中,记者了解到了相关情况。

    老马是某汽车租赁公司员工,下午2时30分,他准时来到市政务中心9号门。这次某市直机关外出考察,公司领导把任务交给老马时叮嘱,服务态度要好,行车要谨记不急不躁。三多个小时的考察,老马按照定好的线路,从经开区一路开到滨湖新区。休息间隙,老马跟市直机关的一位负责人聊起了公务租车省多少钱的问题。“租车价格现在比较透明,按照公里数和车辆大小计费。”老马说,市场上51座的大车,一天的租金大约是1000元。十一二座的商务车,一天的租金则是700元。除此以外,车辆的一切费用,都是由租赁公司来承担。而该市直机关的这位负责人则坦言,拿单位的一辆考斯特来说,一年的保险、维修、保养费用,两三万元。把这笔钱拿来租车,基本能满足公务出行需求。这样下来,驾驶人员的工资和油费,一年甚至能省下近十万元。

    “自打租车以后,出行的次数也少了,有个什么小事情,就开自己的车解决。”该负责人说,虽然不能精准算出省多少钱,但租车更划算是毋庸置疑的。记者了解到,公车改革方案实施后,中央国家机关的相关行政开支将明显下降。有专家曾测算,车改将大幅减少公务用车的更新和维护成本,司机后勤等人员支出以及停车泊位建设费用等,也将相应减少。这些因素考虑进来之后,车改带来的综合节支率显著提升,公车支出有望缩减一半左右。

    3

    公务租车为啥不投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全国多地力推公务租车,并且通过了招投标的方式,定下了租赁的“门槛”。在这方面,合肥似乎尚未采取行动,这与公务租车的规模以及汽车租赁业发展状况有关。

    去年6月,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在国内公开招标,首次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确定供应商,为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及其所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汽车租赁及包车服务。今年7月,四川公布了定点汽车租赁机构公开招标结果,预示着四川省级公务出行将以租赁取代采购的方式来实现。从多省市公车改革的情况看,公务租车正在向普遍化和规范化发展。记者采访合肥多家汽车租赁公司,发现公务租车并未通过招投标,也没有相关“门槛”限定。“以往,我们是求着机关单位租车,现在是人家上门来租。”一家汽车租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机关单位找上门来,大多是通过熟人介绍,也有的是看到公司的广告。在商谈租车事宜中,租赁公司给出“协议价”,并签署相关租车合同,机关单位用车前只需打个电话。

    合肥公务租车为啥没有采用招投标形式?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公务租车形成一定规模前,实际上现在的形式更加灵活。“拿某一个单位来说,公务用车的频次相对不多,而且时间也不固定。”这位人士说。

    据了解,对绝大多数汽车租赁公司而言,公务租车是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而市场“门槛”制定过后,或许会加速行业的整合。

    4

    租赁业亟须加强市场监管

    汽车租赁业迎来发展契机,但一些老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其中,合肥汽车租赁业第三方监管的缺失,一直为人诟病。在记者采访中,一些汽车租赁公司呼吁,应当尽快出台行业准则,使得产业能够有序发展。

    记者了解到,1998年,交通部曾为汽车租赁业设置了一道准入门槛:配备汽车不少于20辆,且汽车车辆价值不少于200万元,须有不少于汽车车辆价值5%的流动资金,有停车场面积不少于正常保有租赁汽车投影面积的1.5倍。但是,2004年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原本主管汽车租赁行业的运管部门没有此项行政管理权。2007年底,《汽车租赁业暂定规定》废除,使得这一行业没有了专门的法规约束。目前来说,合肥大型汽车租赁公司四十多家,上规模的小型公司,则多达三四百家。对于大部分汽车租赁公司来说,只要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就可以正式营业,没有部门对他们的具体业务作出管理。市场监管的缺失,除了降低了准入门槛,也让整个市场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由于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我们的汽车租赁业只能列入普通服务行业,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合肥梦园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汽车租赁行业没有获得应有的政策支持,企业经营风险大。此外,行业诚信度差、市场混乱,都是有待解决的老大难问题,需要有政策和法规进行引导。

    ■新闻链接

    温州车改模式

    2012年,根据“远程用车市场化租车”的思路,温州市决定在国有市交通运输集团新组建一家国有“温州市公务用车服务有限公司”,由该公司专门负责为公务人员提供远程租车服务和市内重要公务、大型活动、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等用车服务。同年7月28日,温州市公务用车服务公司正式开始运营,被视为温州车改的一个重要举措。

    有报道称,该公司主要任务就是保障车改单位县(处)级领导干部在距离市区500公里以内的远程公务用车,重要公务接待、全市性集体公务活动、突发事件处置、抢险救灾等应急公务、特殊机要文件传递等特殊公务的用车需要。该公司的车源主要来自公车改革处置下来的好车,它由政府按市场评估价直接卖给公司,不进入市场拍卖。

    不过,这家公司是否涉嫌“垄断”,也有公众质疑。专家方面则表示,温州车改的思路具有一定突破性,随着改革深化,还应寻求治本措施,根治“车轮腐败”。地方车改要及时根据各方的监督意见和建议,对方案、细则进行动态调整,在考虑地方经济差异的背景下制定好的制度。